教授
当前位置是: 首页 -- 师资队伍 -- 中国哲学 -- 教授 -- 正文

刘成有

发布日期:2016-08-11   点击量:

刘成有,1964年出生,河南方城人。198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系,1990年获兰州大学哲学硕士学位,2001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。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(2019)。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、校设科研机构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,兼任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与社会思想史学会常务理事、中国宗教学会理事、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。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、国家艺术基金重点项目、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,出版有《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》《佛教现代化的探索》《汉传佛教》《宗法性传统宗教》等学术著作,在《哲学研究》《世界宗教研究》《新华文摘》等权威期刊上发表或转载学术论文50余篇。参与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《中国哲学史》,获中宣部、教育部表彰。主讲的“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与实践”入选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。

出版著作:

1.《汉传佛教》(合著,2015年),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;

2.《宗法性传统宗教》(合著,2015年),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;

3.《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》(独著,2013年),人民出版社;

4.《中国哲学史》(合著,2012年),人民出版社;

5.《止于至善》(合著,2010年),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;

6.《佛教现代化的探索:印顺法师传》(独著,2008年),台湾太平慈光寺;

7.《批孔与释孔:儒学的现代走向》(合著,2004年)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;

8.《中国佛教简史》(参编,2001年),宗教文化出版社;

9.《中国思想家宝库:王阳明》(独著,2000年),中华书局(香港);

10.《伊斯兰文化与西北商业经济》(独著,1997年),兰州大学出版社;

11.《阴阳辩证一元论》(编译,1997年),兰州大学出版社;

12.《儒学与马克思主义》(译著,1993年),兰州大学出版社。

代表性论文:

1.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探索与发展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,2022年第6期;

2.《本无、法性与实相——汉晋时期般若中观“本体”概念接受史》,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22年第5期;

3.《再论“圣人以神道设教”:对“神道—时间性”的阐释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2021年第4期;

4.《冯友兰中国哲学视域中的〈大乘起信论〉研究》,《哲学动态》2020年第8期;

5. 《选择性接受与佛教的中国化》,《世界宗教文化》2020年第2期;

6.《精神学视野中的“尽心”与“明心”》,《兰州大学学报》(哲社版),2015年第3期;

7.《冯友兰普遍性哲学思想探析》,《哲学研究》,2011年第11期;

8.《论吕澄对佛教积极人生论法理依据的阐释》,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,2004年第2期;

9.《论吕澄对印度佛学发展规律的系统探索》,《宗教学研究》,2002年第4期;

10.《吕澄对佛教心性论的现代诠释》,《中国哲学史》,2002年第4期;

11.《论吕澄对佛教积极人生论的阐释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2002年第1期。



联系邮箱:youmuc@139.com




上一条:牟钟鉴

下一条:宝贵贞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

邮编:100081

电话:010-68932634

微信公众号